一纸关税,受伤的不止中国车企。
就在特朗普下令之后,诞生于英国的豪车品牌捷豹Jaguar发表声明:暂时退出美国市场。
然而,美国并不是捷豹唯一一个玩不转的市场,放眼全球,捷豹似乎正在遭受一次劫难。
在中国,这几年和捷豹绑定最深的词就是“降价”以及“小众”。
不少第一次听到捷豹这个品牌的人,甚至以为捷豹仅仅是个路人国外品牌。
但要知道,捷豹曾经可是英国国宝级汽车品牌,贵为英国首相座驾的豪华品牌。
在不少老车迷心里,捷豹也是他们向往已久的Dream Car。
如今的捷豹,似乎已经支撑不起它的历史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走下坡路的同时,一些无厘头的创新举动,也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就在这几天,坊间疯传吉利将以50亿英镑收购捷豹的传闻。
尽管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可以确认的是,如果传闻是真,对于捷豹来说,其实是个好事。
01 英伦贵族,跌落尘埃
如果在街上看见一辆捷豹,大概率会触发两类评论:
第一类,会直接把捷豹归类为“普通外国车”,甚至比宝马三系、奔驰C级还要低半个头;
而捷豹的粉丝,则会默默嘀咕一句:好品位。
成立于1922年的“英伦绅士”捷豹,堪称世界上最早造车的一批车企之一,自打诞生以来,一度是英国皇室和赛道的宠儿。
捷豹旗下诞生过无数经典车型,诸如E-Type、D-Type等,至今都是无数人的梦中情车。
2004年前后,进口捷豹进入中国市场,售价动辄百万元起,在当年可是属于能碾压BBA,叫板宾利大劳的存在。
即便后来捷豹和奇瑞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将部分产品中国化,但凭借捷豹的品牌势能,国产捷豹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口碑不错。
而如今,捷豹却在中国风光不再。
2024年,捷豹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为1.8万辆多一点,大概是自家好兄弟路虎的一半左右。
都说新能源时代的燃油豪车都不好过,但是相比于BBA、雷克萨斯等品牌,捷豹的品牌形象明显大打折扣。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第一,就是频繁卖身,导致形象破碎。
捷豹诞生于英国,但一生命途多舛。
1989年,捷豹品牌被福特汽车收购,原本的英伦骄傲,成了美国大亨手下的一员猛将。
但紧接着在2008年,捷豹和路虎都被福特汽车转手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由此以后,捷豹正式成为“印度车”。
塔塔集团可不像福特那样有着深厚的汽车工业基底和文化,对于捷豹来说,这场卖身无疑对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塔塔时期的捷豹,不仅没能延续之前的经典高雅范儿,反而因为追求降本增效带来的漏油等工艺缺陷,让捷豹一度陷入质量危机。
如今在一些论坛上,经常能看见关于捷豹“印度车”“质量差”的吐槽和调侃,无疑让捷豹的形象大打折扣。
第二,就是凶猛降价,品牌逼格崩盘。
如今的燃油豪车,降价成了想要活下去的基本操作。
不过,虽然BBA降价凶,但好歹还有旗舰豪车撑住门面。
由于库存积压,捷豹的降价幅度,在所有燃油豪车中属于最凶的那一档。
今年年初,原本卖32.98万的捷豹XEL就迎来一次最狠降价,价格低至14.68万元。
而43.99万元的XFL也是一路降到了26.98万元,于是捷豹在坊间又多了个外号叫作“5折豹”,车主纷纷自嘲“落地后立刻五折”。
价格一低,连带着捷豹二手车保值率也一路下滑,数据显示,二手捷豹的保值率仅仅为46.6%,远低于雷克萨斯(66.1%)和凯迪拉克(53.9%)。
原本好歹还能和BBA中56E级别掰一掰手腕,如今却直接奔着大众、丰田去了。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骄傲,跌落凡尘。
02 变脸求生,却看笑马斯克
在分析捷豹为何跌落神坛的时候,一个原因不得不提:
电动化。
在特斯拉发起、中国紧紧跟随的全球电动化浪潮中,捷豹确实是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的一个品牌。
2017年,捷豹将旗下轿车E-Type进行了电动化,名为E-Type Zero。
这是一辆典型的老车“油改电”作品(是的,老外也玩油改电)续航仅仅270公里,最大马力也才299匹。
当然,捷豹研发E-Type Zero的目的就是为了整活儿,这车根本不是拿来买的,而是作为收藏家的大玩具存在。
在玩具性质的E-Type Zero后,捷豹在2018年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纯电SUV作品:I-PACE。
这是款直接对标保时捷纯电Macan的作品,但从电车的角度出发,这款车漏洞不小。
首先其续航仅仅470km,放在纯电领域根本不够看;其次它的车机系统也不是很稳定,还在2023年出现了大量召回,最终市场反应平平。
此外,捷豹还在纯电赛车、混动领域都有过尝试,但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权利梭哈。
混动捷豹J—PACE
在2021年,捷豹终于痛下决心,决定认真对待电动化,并且发布了一个名为“重塑未来”的电动化战略。
但这一战略,似乎有点冲得过了头。
捷豹表示,预计将在2025年,也就是今年彻底停产燃油车,全面转型为电动汽车品牌。
并且全新生产的电动汽车,出售就是豪华车定位,要帮捷豹重拾贵族荣光。
于是,捷豹就在去年发布了这么一款全新概念车:Type 00。
这款一看就概念超前的车,一上市就引发了极大争议。
争议来源倒不是因为车,而是因为发车前捷豹发布的宣传片。
在新车发布之前,捷豹为了造势,特地发布了一条艺术感十足的宣传片。
首支宣传片中,捷豹宣布了改款Logo,还启用了大量跨性别人士和少数族裔作为宣传。
喜欢这支宣传片的人,认为捷豹是打破了过去传统豪华车的桎梏,十分前卫时尚。
而反感这支宣传片的人也大有人在,不少人认为捷豹这是向“正确”文化妥协,失去了应该有的老贵族风骨。
马斯克就是Type 00宣传片的头号大黑粉,他在X上直接嘲讽: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但从产品来看,Type 00确实足够颠覆。
作为一辆豪华电动轿车,Type 00的设计几乎看不出过去捷豹身上的复古设计,反而用简约的色块+线条突出整车的未来感。
Type 00基于捷豹的JEA纯电架构打造,WLTP续航770公里,支持800V快充。
在巴黎时装周上真车惊艳亮相过后,捷豹也计划在今年投产Type 00的四门量产版本。
只不过,靠这么一款“黑红出道”的怪车,究竟能不能救得了捷豹呢?
03 吉利,会是捷豹的“白衣骑士”吗?
到底谁会收购捷豹?是近几年坊间最大的谜题。
中国车圈最喜欢买买买的吉利,就多次出现在名单之上。
这几天,不少媒体都在疯传吉利汽车将以50亿英镑收购捷豹汽车的传闻。
虽然没有证实,但不妨让人猜想一下吉利接手捷豹后会发生什么事。
综合考虑起来,吉利确实是捷豹的最佳卖家。
很多人担心,吉利同样购入的路特斯、极星等品牌,如今也同样进行了电动化,只不过口碑和销量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但对于吉利来说,捷豹可远远不是路特斯和极星一个档次的小众产品。
成为吉利麾下的第二个沃尔沃,可能对于捷豹来说是最优的出路。
这当然得从两家品牌目前的状况和困境说起:
对于一心想要电动化的捷豹来说,目前最缺的,就是全面电动化的产业链以及相关经验。
恰好,吉利刚好拥有全国数一数二的纯电品牌打造经验,极氪汽车的成功,就足以进行参考。
另外,对于捷豹、沃尔沃这类颇有历史底蕴,且个性鲜明的老品牌来说,吉利往往都会尊重其本身的历史发展。
比如,沃尔沃在和吉利牵手后,吉利其实并没有过度参与其产品打造,反而为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立足打好了基础。
一些担心捷豹会不会因为过于激进的电动化丢掉“老传统”的车迷,甚至可以期待一波吉利手下“老捷豹”的复生。
对于吉利来说,捷豹则是其全球化策略上重要的一环。
尽管退出了美国市场,但捷豹在欧洲的知名度和江湖地位还是有的沉淀。
于是,凭借捷豹品牌更进一步打入欧洲市场,可能会成为吉利的一步“明棋”,也是继极星和路特斯相对“平淡”的发展后,吉利最值得期待的一步棋。
并且,尽管捷豹近几年不太顺,但捷豹团队中仍然有大批优秀的工程师、设计师。
将捷豹团队为己所用,吉利也许能孵化出第二个领克、极氪等品牌,对于国产车市场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提振。
说一千道一万,尽管捷豹和吉利看上去“珠联璧合”,但在消息石锤之前,都还不能确认下一步会如何发展。
但作为百年豪华轿车品牌,捷豹确实已经走在了历史的分岔路口。
羽化重生还是泯然众人,就看这一步了。(转载自金错刀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