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据乘联分会公众号,2025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6.3%,16万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随着技术成熟以及相关法规逐渐完善,一方面智驾在向低价市场渗透,另一方面车企也逐渐开始布局更高阶智驾,奇瑞、广汽、极氪等多家企业已经披露L3级自动驾驶车辆量产时间表。
1-2月AEB整体装车率表现良好,乘用车整体装车率达到56.5%,16-24万乘用车整体占比达到70.2%,目前仍有增长的空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AEB装车率已经达到62.9%。
乘联分会分析称,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装车率,另一方面则是功能触发条件严苛导致AEB功能存在失效的可能,近期部分企业相关事故就体现了当前AEB功能仍存在一定缺陷。工信部在近期会议上要求各车企严禁夸大智驾宣传,智能驾驶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
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功能目前在乘用车整体市场装车率达到53.5%,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装车率达到64.5%,随着全民智驾开启,各家企业纷纷将智驾功能下放,低价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据介绍,ACC功能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当前ACC 系统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雷达传感器,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数据可以实现对前方路况更精准的感知与实时响应,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功能的安全性。
目前ALC功能乘用车整体渗透率为8.1%,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20.3%。 ALC功能可以识别旁侧车道线是否空闲,从而自动判断是否可以变道,并及时提醒驾驶员。
当前主要适用于通畅的封闭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且对车速有一定要求,目前已成为高阶智驾的主要功能。但由于功能涉及汽车横向操控,对硬件要求较高,目前装车率仍有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