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解释了里面的逻辑,认为背后是资本博弈。大概意思是京东用每年亏损30-50亿撬动估值逻辑升级。从“电商公司”转型“本地生活服务商”。这场外卖大战不是道德战,是刘强东拿着京东健康的利润和王兴赌谁先耗光资本市场的耐心。
为什么美团两天跌掉400亿,京东股价却一动不动,一位机构算清了京东每亏一个亿,就能从美团身上撕下5个亿的估值。目前京东外卖每单成本9.2元,比美团贵30%,按现在日均80万单算,一年净亏26亿。相当于把京东健康去年的利润全砸进去。
刘强东不惜重金的投入,赌的是即时零售的转化率,美团用6年时间,让20%的外卖用户顺带买手机化妆品,京东眼红了这个市场。只要用户点外卖时,顺便买个充电宝蓝牙耳机这类3C产品,毛利是外卖的5倍。
更狠的是藏在物流财报里的财计,京东20万配送员,现在每天送单1.2次,大量时间在仓库干,等外卖午高峰订单一来,运力利用率直接拉到7%,摊薄单均成本15%,错峰榨干运力,才是百亿补贴背后的真实算盘。
再看看资本市场的定价权魔术,美团顶着35倍PE,京东只有12倍,原因是华尔街觉得京东就是个卖电器的,但只要外卖业务搭上即时零售的概念,把20%的营收包装成美团的故事,估值至少涨25%。
可现实很残酷,美团每一块外卖GMB,能撬动7毛钱广告收入,京东到现在连抽佣的模型都还没跑通,这就是王兴不慌的原因,他手里捏着王牌:只要把外卖利润率压到3%以下,京东跟不跟都是死。跟的话年亏损30亿就打了水漂;不跟,市场份额卡在5%也就讲不动新的故事。
刘强东真正的杀招,是藏在会计准则里,京东给骑手交五险一金,是成本变资产的财计。自营骑手的工资能算进资本支出,就像进仓库一样,逐年折旧。但美团的外包骑手全是经营费用,直接消耗利润。这招让京东每年30亿人力开资资产化,财报上利润直接美化1.2个百分点。如果明年国家强制平台全员交社保,美团成本增幅是京东的3倍,到时候刘强东反手就能收割战场。
这就是一场掩盖在道德外衣下的资本对轰的数学游戏。这场仗打完发现美团的护城河不是470万骑手,是把外卖流量炸出广告油水的模型。京东的底牌不是百亿补贴,是能把社会责任塞进资产负债表的神操作。
以上观点均为转载。(转载自硅基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