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雷军背刺打工人?大厂残酷真相被扒光
李东阳 李东阳朋友圈 2025-04-25 15:28
996、单休、大小周这些新时代发明,在很多企业的眼中是打工人的美好福报。


但打工人嘴角泛起的苦涩足以说明一切,这些年来,996逐渐成为牛马们的自嘲,爆发出震颤社会情绪的巨大能量,可惜没有人知道何时会终结。

最近有几条新闻适合放在一起看,首先是一条社会新闻,一位求职者因对单休表示没兴趣被招聘人员骂没资格、下等人;

猿辅导武汉公司一员工在公司猝死,其亲属表示原计划今年5月2日举行婚礼;

互联网大厂小红书宣布,从5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且不再新增现金或期权竞业,原有现金及期权竞业全部释放;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有员工爆料:平均干12小时仍被约谈,有人被要求写说明反思。

图片
图源: 微博@观察者网

先说第一个,这些年普通人在公司招聘者身上吃过的瘪不在少数,有的只要你开工问工资、工作时间,对方直接破防,一顿优美C语言当场发癫,把在职场里压抑的那点委屈一股脑的尽数宣泄;更过分是小脑控制大脑的那帮人,打着招聘员工的借口选起了妃,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当起了土皇帝。

最致命的是很多人不知不觉中被无形的制度所同化了,把加班、单休理所应当认为是企业文化,休息放松时反而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羞耻感。

猿辅导这条消息来的极为讽刺,不过目前内情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类似的案例不在少数,只能先奉劝各位先养好身体、打好地基。

图片
图源: 微博@凤凰网科技

在舆论场里收获掌声的是小红书,取消大小周、取消员工竞业,好似一幅要把健康和自由还给员工,承担起作为互联网大厂社会责任的姿态。

真相究竟如何?首先敢走出这一步值得肯定,但本意绝不单是为了员工的美好时代,成本与收益的综合考量才是企业做出选题的关键。

最令人意外的或许是小米强制加班传闻,毕竟在舆论场里雷总长期以来都是打工人敬仰的神,什么当场投递简历、面对面BOSS直聘,这些都是小米公司最盛传的佳话之一。

再加上雷总长期被视为许愿池里的吉祥物,人们动不动就向其抛下心愿,渴求雷总能够带来完美产品来回馈信任,不过如果真如爆料所言,我想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毕竟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

现在小米尚未做出回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则消息只是窥探互联网大厂加班文化的一个切片,类似的情形在大厂之间并不少见,而且埋藏已久。

图片

没人会怀疑996是互联网界的普遍现象,这些年来其实咱们一直都在与其作斗争。

印象最深刻的是2021年,人社部最高法明确996和007都违法,这是第一次以这么高的规格指出996违法。 

可能很多人纳闷,为什么都已经完全指明了,很多企业还是我行我素。

道理很简单:执行996的企业不会把我要996刻在脸上。

换言之,996是一种企业文化,从来都不是一种企业制度。

如果那个公司敢明确把996写在合同或者公司规章制度里,那么绝对一告一个准,问题是这些企业都不傻。

但如果这是一种企业文化一切都会显得很自然,试想一下如果你头一天上班,一屁股坐到工作熬到了下班点,发现公司其他人根本没有下班的意思,大大小小的员工还是一脸苦相盯着电脑屏幕,你真的还敢下班吗?

我想不少人迈出门的那一刻心中是忐忑不安的,还有人是怀抱愧疚的,内心OS:如果因为吃不了苦被公司开除,如何有脸面对江东父老……

图片

图源: 小红书网友


所以现实情况是,这种企业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会轻易被一两个规定所废除,何况公司还在想方设法的使绊子。


不得不搬出2019年,马云在一场阿里的内部交流会上说出了那句名言:“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即便这一次小米被实锤存在加班顽疾,背后更应该关注的是互联网大厂屡禁不止的加班残酷真相。


图片


当然也有人说,前段时间大厂们不是纷纷“强制下班”了吗?


的确,上个月卷王大疆开始带头反“内卷”, 强制要求员工21点下班;美的也被曝强制18点20分下班登上热搜。


这种看似为打工人着想的措施不是首次出现,早在2021年,快手、腾讯等互联网大厂曾对畸形加班文化进行纠偏,内容还是取消大小周、21点前要离开办公室、周六日加班需申请等。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咱们仍然行驶在努力取消的路上。


首先需要纠正一点,大厂们实行的不加班政策,本质上是反对“形式化加班”,就是咱们常说“带薪如厕”时间老板看了难受,所以强调要进行高效工作模式的积极探索。


何为形式化大伙都懂,首先领导们大会小会从早开到晚,工作上那点东西翻三倒四的说,主打一个表演欲十足,以此为基准手底下的兵势必会受到熏陶,于是“表演式工作”出现了:大事小事PPT见,排版不美观领导都会怒目斜视。


图片

图源: 小红书网友


这种大厂病疼起来比加班更要命,所以才会痛定思痛开始整治。


当然还有更为关键的一点,强制下班与企业降本增效的考量有关。


降本增效可是过去一两年大厂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有的公司关闭健身房、游泳馆和羽毛球馆等场馆服务,缩减团建经费、内部币购物优惠减少,不再报销夜间加班打车费等,都是控制支出的举措。


更狠一点的就是“裁员广进”计划。


还有相对折中一点的强制下班,毕竟通过更长的工作时间付出来获得更多的报酬是职场法则,把这部分斩断会降低一些成本。


图片


不过得问一句,强制下班之后,问题是否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猿辅导出现的悲剧各位看在眼里,如今的脆皮打工人早就经不起折腾了,毕竟这么多年了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逐步在上涨。


一个更具个体体感的说法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工作变成了人生的绝对主线,其他包含生老病死在内的一切人生大事都只是围绕工作运转的人生支线。


有大厂员工坦言,取消大小周、强制下班这些规定看着是不错,但目前工作量并未减少,会处在“完不成工作的焦虑中”。


这样就会造成看似下班但身心一直上班的状态,进而催生出隐形加班。


过劳死研究大国日本的一项综述发现,如果你工作时间太长,抑郁、焦虑、失眠就更可能找上门来,冠心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还有人担忧加班带来的福利缩减,收入会减少,毕竟劳苦奔波为的就是碎银几两。


这些都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得避免让员工的整体收入有太大的影响,同时现有的法规虽明确超时加班是违法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力度不足,无法有效监督企业,导致企业缺乏动力做出根本性改变。


要想彻底地和这个顽疾说再见,要走的路还很长。


图片


最后还想聊一聊的,是对打工人这个群体的关怀,这是最老生常谈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普通打工人想看到的,是当猿辅导、小米等类似新闻曝光后,能够有真正有意义的改变落地。


而不是把问题拿出来晒晒,再藏起来仍由其发霉。


最近,某城市地铁五号线上,一老年乘客辱骂农民工“穿着一身跟要饭的似的”新闻不知各位是否关注,令人感动的是同车一名年轻女子看不惯老人做法挺身而出换座,并表示“我愿意跟他挨着。”


只有劳动者才最懂劳动者,群众的眼睛和价值判断是爱憎分明、清晰雪亮的!


最怕的就是这种对打工人群体的傲慢与不尊重会逐渐弥漫开来。


前段时间,有一个短视频很火,几十个采茶女工挤在一间铁皮屋子里,木板搭成的简易上下铺,被窝、碗筷、言语思绪全都挤在一块。


但她们依旧欢声笑语,用唱山歌来消解着劳累的工作和狭窄的生存环境。


图片


劳动人民的坚韧和乐观值得所有人敬佩。


还有之前不少网友反映自己公司的宝洁阿姨休息时间只能蜷缩在厕所,环境待遇极差,于是在网友们的不断呼吁下,不少地方已经给宝洁阿姨建议了休息区域。


图片

图源: 小红书网友@橙子姐姐Zz


我们渴望的,不过是让每个俯身躬耕的脊梁都能挺立于大地,让每个在命运土壤里耕耘的人都能有收获。


而不是短暂的引起争论,随后又被扔进了无人问津的角落。(转载自李东阳朋友圈)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