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直播经济与价格泥潭:商业模式的自我反思
林远 电商头条 2023-10-29 20:38

图片

今年的双11很热闹。先是10月24日,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公开喊话李佳琦“二选一”。该工作人员表示,京东收到了品牌商海氏的律师函,被品牌投诉由于某款海氏烤箱的京东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售价,违反了他们与李佳琦签署的“底价协议”,并要求赔偿巨额违约金。但该工作人员表示,该产品为京东自营产品,其价格低是因为京东自掏腰包进行了补贴,并质疑头部主播有“二选一”行为。

图片

除此之外,10月24日晚间,在抖音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直播间内,主播大杨哥、小杨哥公开向李佳琦发难,称因为李佳琦挟持商家,直播间里不少大牌被迫下架。“如果库存有一百个,商家一定和卖得多的合作,所以说卖得多了,李佳琦就有权利挟持商家。”两人表示。“我们比李佳琦低了多少,那啥都不能卖了啊。他一个人能干一个平台。你们想要的一些大牌,都没货,全部是他定的价。”

图片

自此,一场平台、主播、品牌之间的闹剧拉开帷幕。

在海氏流出的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显示,“京东强制跟价,且将产品价格有意做低”,“京东压迫品牌方让我们无路可退”。这一次罕见的,品牌选择和主播站在了一起,24日晚间,海氏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没有和李佳琦直播间签订任何底价协议,京东采销人员所说的调低价格由平台补贴费用也不存在,“调低价格出售的烤箱,每一台的损失,都由海氏品牌承担”。有精明的消费者指出,这保不齐又是京东唱的一次双簧,无论戏如何,最后传达给消费者的心智达到了:今年的双11京东下了血本搞最低价。而品牌与平台闹剧背后,这台烤箱也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目前这款40升容量的烤箱在海氏厨电京东自营旗舰店内显示为“已卖爆”,保持着无货状态。

如果说主播的江湖里没有输赢的话,至少在京东这里确确实实赚了一个好口碑。这次冲突,终于让消费者将“低价”的标签与京东关联起来了,而不仅仅是百亿补贴。

至于品牌和主播说到底,都只是被资本裹挟的产物,双11开局的这场腥风血雨充分说明,对低价的激烈争无人能置身事外。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头部主播如李佳琦和薇娅等人能提供全网最低价,这种共识几乎成了不证自明的真理。每当双11和618销售季到来时,众多消费者如潮水般涌入直播间,期盼在价格的风暴中捕获属于自己的利益。但今年,争夺“全网最低价”的战场已不再局限于主播之间的较量,而是扩展到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全面角逐。如今,“全网最低价”不仅是每个销售平台的核心指标,更是关乎其行业地位和用户忠诚度的重要考量。在这场空前激烈的价格大战中,低价已经成为吸引用户流量的生死关键。

与此同时,对大多数寻求物美价廉的消费者而言,直播间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折扣乐园。现在,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对价格极度敏感的心态。这种现象不仅考验着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力和判断力,也反映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密切关注每一分钱的去向。这不只是一场关于成本和利润的战争,更像是一场关于价值、信任和生活方式选择的深刻反思。

没过几天,李佳琦又卷入了“和田玉”风波,从各方声明来看,其与王海的争议主要在于:鸳鸯金楼售卖的和田玉产品主要成分为透闪石,且含量未达到95%。而根据王海的说法,和田玉产品的透闪石含量应该达到95%以上。此外,品牌方涉嫌伪造和田玉的检测证书。而涉事品牌方鸳鸯金楼坚称,项链已通过机构检测,“报告均可证明我司所售出的和田玉项链为正规符合标准的和田玉项链”。

图片

总之,所有人都有正确的理由,李佳琦成了万人可锤的鼓,成了这场变革的一面镜子,成了众矢之的,其背后的转变在市场上引发了深远的连锁反应。

"消费升级"曾是市场的主流趋势,品牌和商家通过提供更高品质、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者的购物心态和习惯也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变,这就引发了与“消费升级”截然不同的现象——“消费降级”。一方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不均、生活成本上涨、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心理预期。尤其在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压力,如贸易摩擦、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倾向于更实用、更经济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消费降级”的浪潮。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在悄然改变。以往购物可能更多基于品牌忠诚度和情感认同,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比较不同平台、不同品牌的价格来作出购买决策。数据显示,相比于追求品牌和质量,价格成为了60%以上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此外,随着短视频、社交电商等新型购物渠道的兴起,消费者的购物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但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却在增加。


这种消费心态和行为的转变,进一步加剧了传统电商和新平台之间的竞争,使得“消费降级”不再是一种临时或应急的选择,而是市场发展的一种长期趋势。过去,拼多多通过聚焦于价格竞争,揭示了消费者在面对绝对价格优势时的真实反应。这种策略的成功不仅反映在其迅猛的用户增长和市场份额抢占上,更在其财报中得到印证。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数已超过8亿,几乎是2018年数据的两倍。更重要的是,这一变化揭示了消费者行为背后更深层的经济学原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指出,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其对价格的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供需关系。而拼多多的崛起正是这一理论的最佳实践,它通过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释放了市场的潜在需求,让人看得更真实。


在这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没有永恒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这对整个零售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的信号:2020以前,“升级”是消费行业的最大主题。回过头来看,这不过是一场品牌方和平台共同谱写的美丽“泡沫“。以茶饮市场为例,近年来,新式茶饮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等凭借新颖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推动了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然而,高昂的产品价格和品牌溢价构成的“消费泡沫”也随之而来。据统计,一些热门品牌的单杯茶饮价格甚至高达30-50元,远超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和产品本身的价值。这种过度消费的趋势在经济压力下开始出现逆转。


在一篇名为《一位女性新消费创业者的艰难求生》的文章中,原叶茶品牌 Chabiubiu 的创始人王雨朦用她的方式发出自己的“求救”信号,文章里她表述道:“我们正式被盒马下架了,这成了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几万盒的货物,我们盒马直接让我们限期清走。盒马下掉我们的产品不是因为我们产品质量不好,也不是因为竞品打压,毕竟新消费创业公司们走到今天,都死得差不多了,也没啥可打压的了。其实我半个月前就知道这个结果,当时有供应链的朋友私下告诉我:内部消息,盒马全线调整,300个品牌保留100个,其余货和品牌全清退,改成折扣店模式,低端低价。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各种想办法,希望我们的品牌能够留下来,可是事与愿违。她问:“我们真的要因为没走低价路线而被时代淘汰吗?”


图片

Chabiubiu私房原叶茶


在她的自述中,从一开始相信,烧钱真的是无所不能的,到拉新成本越来越贵,流量越来越贵。可一旦你这样做,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上,最终她们的店铺从一个盈利的店铺变成了投放占比 30%、40%、50%,最高的时候排名行业第三高达80%的投放占比的店,只要不投放,就立马没有流量了。另一方面,因为行业内竞品还在继续烧钱,降价,做投放,在抖音上,他们1盒,2盒,3盒,4盒今天10盒通通给你,只要98,包邮还送一套茶具,我们这领完卷还要59一盒的茶叶和人家比实在没什么竞争力,你再去怎么和消费者解释我们品质好都是苍白的,消费者只会对着客服一遍遍询问:“为什么你们家这么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家们的心态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曾经,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每一次的营销活动上,期待着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和销量的飙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依赖性的营销策略所带来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刺激了短期的销售高峰,也埋下了难以为继的隐患。经过一系列的价格战,许多商家开始意识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消耗的不仅仅是财力,更是他们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和品牌的长期价值。


随着2023年逐渐接近尾声,人们期待的市场触底反弹并未出现,反而是价格战的持续升级,使得商家和消费者都陷入了一种紧张而焦虑的循环之中。现阶段,从消费者口袋里掏钱,需要商家付出更多的心思和策略,这中间的艰难与挑战远超过去。


图片


当下,消费市场的主旋律似乎已经变成了“得低价者得天下”。在经济的多重压力和生活成本的持续上升下,即便是曾经乐于挥霍的年轻一代也开始变得理智克制。《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相较于前几年,现在的年轻人在消费上更加审慎,价值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低价省钱”才是王道。


然而,低价竞争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是令人担忧的。消费者在价格的诱惑下纷纷涌向低价商品,电商平台和头部主播的“底价战”愈演愈烈。研究数据表明,过度的价格战可能导致品牌价值的缩水,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许多渴望打造品牌的商家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要么降低成本,与其他品牌同流合污;要么依靠口碑和品质,努力在这个纷扰的市场中求生存。


这种模式在过去或许还能勉强维持,但在近两年已日渐失效。数据显示,许多曾经通过亏损扩大市场份额的品牌,现在正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资本市场的寒冬使得这些品牌无法继续通过融资来弥补亏损,商业模式的单一性也让他们在变革中步履维艰。根据《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深度分析报告》显示,低价策略使得一些电商平台的年度销售额增长了超过40%,但同时,平台上超过50%的商家利润率下降,且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加了35%。这很难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预期正在由低价驱动,而非品质或服务。另一方面,低价竞争迫使品牌方不得不调整其供应链策略,根据《全球供应链管理白皮书》显示(2022年版),低价促销可能导致供应链波动性增加高达70%,而这种不稳定性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引发长期的供应链成本上升。


在经济学理论中,长期的价格战会导致市场中的小型和中型企业因无法承受利润下滑而退出,最终导致市场垄断,减少消费者的选择。在价格战的漩涡中,消费者似乎在短期内受益,享受到高性价比的商品。然而,这场看似“优惠”的竞争,实则对上游供应商的定价结构、品牌完整性以及整个销售渠道系统造成了隐性冲击。以实体零售店为例,它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不仅因为线上平台的激进定价策略直接侵蚀了它们的客户基础,更因为这种价格混乱迫使它们必须在保持盈利和维持市场份额之间艰难抉择。此外,不断的价格战还会对供应链造成负面影响。在压缩价格的过程中,生产商可能被迫降低生产成本,这会威胁到产品的质量甚至员工的工作条件,从而触发更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试想一下,为了匹配在线平台的低价策略,实体店不得不削减成本,这可能涉及到减少员工福利、采购较低质量的商品或减少在店内体验上的投资。此举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保住部分顾客,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损害品牌的声誉和客户的忠诚度。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前段时间,会有直播与实体经济的争论。


总之,当前的商业环境和消费者习惯都在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低价竞争的后果,并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市场生态。这不仅需要企业家和品牌的自觉,也需要消费者、监管机构甚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它可能暂时满足消费者追求低价的欲望,但对整个市场生态的长期健康发展却是一种威胁。最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多元、均衡和可持续的市场。


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选择都变得至关重要。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