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蜜糖甘琳:短剧创作来源一定是之前看过的东西,把握好创新的度
鞭牛士 2024-03-09 16:15

鞭牛士 3月9日消息,今日,由新腕儿和鞭牛士联合DataEye共同推出的首届短剧高峰论坛暨热力榜颁奖盛典举办,蜜糖短剧制片负责人甘琳发表「蜜糖短剧:男频爆款内容方法论」主题演讲。


甘琳分享了一个爆款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其认为最重要的是剧本本身。一共有三个要点:首先,对于快节奏的故事以及旧的内容呈现当中,尽可能的融入较为新颖的吸睛元素;第二,付费短剧的本质就是冲动消费,而煽动情绪于其中更是重中之重;第三,是剧本和制作。


AM7A5341-opq761251995.jpg


蜜糖短剧制片负责人甘琳演讲全文如下:


大家好,我是蜜糖短剧制片负责人甘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见解。陈中哥找过来,希望我们做一些分享的时候,当时我就想分享一些什么内容比较好呢?我就想参会的大家想听什么,我想应该是想听爆款的内容是怎么做出来或者一个爆款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虽然我是专门负责制片,对爆款作品需要什么,平心而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剧本本身。


可能这个赛道最回归内容本质的,这句话已经听无数老师们已经提及过了。最开始我对这个结论不是很明确,直到通过观察我的妈妈。因为我本来是做网剧和电视剧的,最开始的时候,进入传统影视行业做的是文学策划,那时候我心里想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作品,就想了很多形而上的东西。然后有一天我得出的结论是我的家人看了我的作品之后说:哎呀,你做的东西/写的东西真好看。


一开始我做的东西没有给家人看,直到我做了一个男频东西之后给他们看。当时是给李涛哥做了一个男频的作品,我觉得真的非常好,当时认为是制作上乘的作片,我觉得自己特别骄傲,就给我妈看:你觉得这个怎么样?这个打戏怎么样?她就开始看,看了以后说“真的太好看了”我说怎么好看,她就开始复述剧情,以及这个男的开始是傻子,后来怎么样了,她没有深究镜头语言,或者男的、女的怎么样,她的关注点就只是故事,以及看故事过程中的什么地方煽动了她的剧情。之后我但凡做了一部作品之后,就会陪着我妈从头到尾一块儿看,无一例外,她只在乎两个点:一个是故事,一个是她的情绪。所以,我认为这个赛道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故事和情绪。


想通了这个问题之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或者想下的结论,就是大家可以更多的关注到剧本本身,我就找到了《无双》以及《化龙》的编剧静(音)同学,我说希望你走到大家面前告诉你这个故事是怎么写出来的,以及这个作品哪些是最重要的,当作品获得成功之后,你觉得成功之处是怎样的,我就说你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之后,我替你去说,因为我觉得这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安静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因为《无双》和《化龙》本身都是她最重要的,以及她认为这些作品成为爆款的原因是什么。


一共有三个要点:首先,对于快节奏的故事以及旧的内容呈现当中,尽可能的融入较为新颖的吸睛元素。对做内容来说,原创就是自己想做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西,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一个悖论。因为我们创作的来源一定是之前看过的东西,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读过书的书,这些都是前人的智慧。创作的东西一定是基于这些认知之上的,所以要完全做一个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是不可能。认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用更平和的心态看大家现在创作的东西以及把握好创新的度是非常重要的。


刚开始我们做《无双》的时候,在《无双》出现之前,男频的作品都在追求大场面,蜜糖和星光映美晓静哥也合作了很多部,当时晓静哥就一直在想怎么做大场面,是做直升飞机还是沙漠包车,还是到开玩包游艇,或者男主在水里一炸,从水里蹦出来,我们在绞尽脑汁的想如何博眼球。


直到晓静老师拿出一个本,就是男主在一个大排挡吃着夜宵,然后女主开着一个车过来,一开始就是大家在大排挡打架,你说不是大场面吗?也是,只是它没有那么狂躁。当时观众也看得差不多了,没有什么新花样了,我们就重新回归到了故事本身,就是在大排档这些人发生的故事是不是好看。我们就想就这样了。最后大家没有因为我们没有动用直升飞机就不看这个剧了。


静老师说《无双》就是一个热辣的机车美女切入,首先还是有吸睛元素,就是男性用户喜欢的美女,这些人在夜市摊展开的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冲突当中,尽可能的使主角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且凸现出主角的个性,我们就想如果有一些创新就是这些创新。


再说《化龙》,《化龙》一开始就是一个男的发现老婆出轨了,就是楠竹是一个闪送员,把文件送到酒店,发现了自己的老婆出轨。我们的故事是美艳的女总裁经过了一场狙击的危机,男主轻描淡写的化解了危机,这就是创新点。拉车重心明确,快速的切入剧情,这就是本质。


付费短剧的本质就是冲动消费,而煽动情绪于其中更是重中之重,如果甜甜的、慢慢的讲一个故事,平平淡淡的不是好故事吗?是好故事,但是在短剧的赛道并不能在用户刷短视频的看到这个东西,吸不吸引ta的就是一个点。所以引起情绪的故事其二,故事可以看,也可以不看,可以快速滑过,没有办法快速吸引ta。如果在剧本阶段的时候看到这个事就干其他事了,如果在文字阶段就已经不能被吸引了,这样的故事就是不合格的。


有时候为了煽动情绪,让女主很惨,就是极尽可能让人产生生理不适的行为都放在了主角身上,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这个度也很重要。《无双》和《化龙》反映的都是当下社会问题中的热度居高不下的家庭纷争,像我爸和我妈都是这些剧的核心。在策划剧本之前,我们的重点就在打造家庭纠纷的基础上。因为我发现我父母一辈人非常喜欢看一档节目《金牌调解》,这个节目已经很多年了,在逢年过节,他们的电视节目上都是《金牌调解》,这个节目就是找了一个主持人、一个心理分析师调解家庭纠纷,调解的时候发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这样的节目天然就有吸引的优势。


《无双》聚焦的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夫妻矛盾之间产生的    矛盾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日以继夜,最终导致感情破裂,离婚收场作为痛点,在本身就具有极大讨论的同时也便于观众接受理解,不是一方站在道德制高点,另一方什么问题都没有,这样的架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第三个是剧本,其二是制作。主角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观众的预期,也就是不出戏。说实在的,我们自己家编剧写的时候很少出现这个人做这个行为超出人设,而制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我来讲,我发现我的制作团队有一个优点,就是人不一定那么多,但是只要参与到事情的里人,一定是把剧本都看了,而且有自己的思考。


之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讲,台湾那边的团队即便是拍摄电影团队人也很少,但是只要和他们聊,他们就知道这个人是怎样的、这个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什么情绪,导演是这样,甚至从灯光到摄影、制片都知道,所以作品要好,了解剧本的人越多、明白剧本重点的人在哪里的人越多,作品就会更好。


很多时候我管得很细致,对场地和服装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生气,像李涛哥以及乐不可支的张总都知道我的脾气很差。因为我想不通的点是找场地的人,明明剧情里都是女主的家,女主的身份就不可能住很高档的场景,但是提供的是很高档的屋子,我就会很生气,我就想没有看剧本就做事情了,如果女主本身是出身贫寒的人,但是每天都在很高档的屋子里和男主沟通,就很出戏。


我认为制作是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存在,什么是锦上添花呢?就是ta可以让事情更好,雪中送炭的意思就是本来剧本没有那么好,但是因为在制作层面比较用心、比较努力,拍得比较合适、正确,拍对了,本来是亏钱的生意但回本了。但是,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剧本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命运。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我们能做的,当然变量要尽量在可控的范围内。制作是没有问题的,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是对的、合适的、没有问题的,当作品放在市场上的时候,就是纯纯在看大家到底喜不喜欢故事,完全回归到内容本身去评估这个东西,观众觉得哪个桥段不合适、看到哪里不喜欢走了,我觉得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剧本内容的反思和内容。我对不出戏就是这样理解的。


对于安静老师理解的不出戏,比如《化龙》,住沈迟在妻子在寿宴上发生了虫屯,妻子抬手就他一巴掌,男主挡住了问题:有必要这样吗?你和我连话都不能好好说是吗?”这和剧情应该在什么程度有关系,和传统的男主站在那个地方被扇一巴掌,或者有的剧情出现男主被A、B、C、D、E扇一巴掌,编剧认为角色要说符合人物性格的行为、说符合人格性格的话。


《无双》男主在面对妻子说“生来低人一等,为什么不能低头?”因为本来就是无权无事,现在基于现实应该低头,为什么不低头?这时候男主说“我虽出身平凡,亦有不世之威”,虽然出身平凡,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即便我们是普通人,很平凡,但是我们不平庸。再以不世之威去对主角自我进行太高,使其成为平凡人所期待并向往的强大而完美的另一个自己,让观众的情绪释放得更畅快。因为设身处地站在男主的角色,我代入他就是这样,不应该站在原地接受这个巴掌,如果我不爽,我就走了,因为剧情我就走了。


再有就是《无双》的男二,因为男主走了,女主还在咄咄逼人,男主说“现在,你见到了,现在你相信了?”作为收尾,本身即是搀进其中观众自身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而非一些主角在离婚后经历种种又选择默默原谅,既往不咎的回到女主身边,继续接受打压,情绪随着事件开始而产生,就实践要随着发酵。


本来想和大家看一些《无双》的剧情,但是时间比较长,所以就多做分享了,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内容。谢谢大家!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