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短剧圆桌论坛二:探讨短剧爆款法则
鞭牛士 2024-03-09 21:45

鞭牛士 3月9日消息,今日,由新腕儿和鞭牛士联合DataEye共同推出的首届短剧高峰论坛暨热力榜颁奖盛典举办。


会上,第二个圆桌论坛如期开展,主题是「短剧爆款法则」。 


主持人:新腕儿主编,张茹雅

本轮圆桌论坛参与的嘉宾有:

原上慕光创始人/导演严沛梁

日新阅益创始人侯超

河南中夏星影编剧杨玉鲁

璐饮溪鸣导演叶鸣

深海鱼影视创始人赵伟

星光映美创始人李晓静


111111111.jpg

        

主持人张茹雅为什么选择短剧?


原上慕光创始人/导演严沛梁我们一开始有了一些作品,然后慢慢有一些公司,我们公司是慢慢陪伴市场成长。到2022年底的时候,开始慢慢有女频剧的类目出来了。我们一直在深耕女频市场。

    

日新阅益创始人侯超之前我们从事的是小说创作公司,然后从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等等到短剧,为什么选择短剧?也是非常机缘巧合,这个生意和短剧在一开始并不是特别赚钱的点。但是我们认为竖屏短剧未来是比较好的,所以放弃了当时比较好的短篇小说做短剧。因为短视频一个是投流逻辑,一个是视听逻辑,所以我们在机缘巧合之下跟着九州入局了。

    

璐饮溪鸣导演叶鸣我不算是机缘巧合之下做短剧的,应该是比较丝滑的转变。因为从2019年开始就做网文、小说等等,2019年一开始做的是小说IP信息流短视频,当时在抖音后台作了比较不错的成绩,都是S+的作者。


深海鱼影视创始人赵伟我们应该做短剧的第一批人,当时合同额只有3.8万、4.5万,最早是中文在线在西安制作短剧的付费内容,在此之前我们是做信息流,最出名的有匣子、等闲(音),这些都是西安知名的信息流公司,背后有兄弟公司的支撑,所以转型非常正常和丝滑。


星光映美创始人李晓静其实之前强总也说了,之前我们有一些信息流的经验,转型到短剧之后,转型得比较好。包括男频类,目前我们是以男频类为主,在女频方面也在探索着做。

    

主持人:爆款是如何打造的?


原上慕光创始人/导演严沛梁现在市场上那么多爆款,大家各有特长,投流也是很重要的后面推流也非常重要,如果推流好,就有很多非独家。有一些就跑得好,就一些就跑得不好,这就是看推流的水平了。

 

河南中夏星影编剧杨玉鲁第一个阶段,在没有那么大资金的支持情况下,台词讲清楚。第二个是要做很好的投流素材,第三个阶段是讲故事阶段。


日新阅益创始人侯超选品的话,男女频是更偏向下沉、强情绪、人物关系更简单的品类。剪辑,我们更倾向于短视频的剪辑逻辑,更强调BGM,提醒观众注意看情绪。    


璐饮溪鸣导演叶鸣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第一时间留住观众。基于人物的角色、基于整个剧情,让人物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代入感、共鸣感。第二个就是老师们说的在情绪的渲染上、表演上做情绪的煽动和冲击。


深海鱼影视创始人赵伟如果说做爆款,我认为就是找到符合团队DNA的类型,如果适合甜宠剧就一直拍,适合做离婚后、闪婚后,能爆的,肯定会在这个类目上继续爆,所以内容简单化,爆款率更高。

    

星光映美创始人李晓静作为制作公司来说,我一直想说制作公司一定要有一个懂内容的人。

    

主持人短剧到底是内容重要还是投流重要?


李晓静:我就一句话,内容和投流都重要

    

深海鱼影视创始人赵伟投流和制作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一个小孩能出生,两个都重要。

    

璐饮溪鸣导演叶鸣我非常赞同,它一定是两者相加,叠加出最佳的buff。好的投流有更好的流量反哺,好的流量也会促进更好的制作爆发,是相辅相成的。

    

河南中夏星影编剧杨玉鲁你说投流和内容哪个更重要呢?如果单投流来讲,自投更重要,它意味着可以出更高的客单价以及更好的放量。所以内容服务于投流,投流又反哺内容,没有定性的。

    

日新阅益创始人侯超这就是刚才说的做信息流本的原因,好的信息流素材会直接反馈到本里,所以一切是为了投流做服务,为了把剧做出去、投出去,投流又是为了更好的生产。自投有更大的优势,利润率更高

    

原上慕光创始人/导演严沛梁内容和投流是相辅相成的。

    

主持人: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对入局有哪些建议吗?


星光映美创始人李晓静我觉得应该先把内容搭一下。在内容方面一定要把内核搭起来,让制作方没事就看、就刷剧,一定要找到目前短剧爆的一些点。总结出来以后,然后再用到制作上就OK了。

    

深海鱼影视创始人赵伟深海鱼给大家只有一个建议,一个声音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讨论是导演一票制还是编剧一票制,要找到核心的人,相信相信的力量,要么导演、要么编剧、要么制片,三者皆可,没有人是最优解,相信找到的人可以做出最好的东西。

    

璐饮溪鸣导演叶鸣如果我是一名导演,我肯定会把重心放在内容上。至于选择战略还是战术,一定是先明白自己擅长什么、自己是怎样的定位

    

河南中夏星影编剧杨玉鲁传统影视公司转型做竖版短剧,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看当下的制作公司是怎么拆解这个题的,不是某些环节比别人做得好,而是看大家都在做什么事情,适配理解,适配自己的团队,做归因就可以比较好的转型。


主持人:传统影视行业如何转型呢?需要不同的尝试吗?


河南中夏星影编剧杨玉鲁对团队基因来讲就是适配,从剧本角度讲就是代入感,它没有定论。


日新阅益创始人侯超:把短剧行业看作一个新行业先去学习,先去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


原上慕光创始人/导演严沛梁:我觉得刚刚入局、入行的,我觉得选择团队很重要,因为每个团队风格不一样,所以这还是根据自身团队的特点结合考虑。


OK,本场圆桌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几位嘉宾!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